1923年,郭任遠博士創立複旦心理學係,1925年升級為心理學院。1926年,學院大樓子彬院落成,辦學規模擴大。海外留學的蔡翹、李汝祺等7位博士陸續來院任教,加上郭任遠,形成中國教育界的“一院八博士”,盛極一時。郭任遠培養出了複旦曆史上第一位研究生蔡樂生。同年心理學院擴為生物學科,下設生物係等。

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中,生物組25名,在我係工作學習過的就有6位:蔡翹、童第周、馮德培、秉誌、錢崇澍、伍獻文。解放前我校生物係的學術影響力可見一斑。

1949年前後,生物係先後調出多位知名學者,如秉誌、錢崇澍和伍獻文等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曲仲湘等到雲南大學工作。1952年,院係調整,生物係由原複旦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滬江大學和暨南大學等學校的相關係科組成,師資陣容更強,知名學者有談家楨、劉鹹、吳定良、孫宗彭、焦啟源、盧於道、張孟聞和王鳴歧,八位大師齊聚複旦,俗稱“八仙過海”。談家楨先生任調整後的首屆係主任。

1957年成立遺傳學專業。1958年又成立了生物化學專業和生物物理專業。至此,生物學係共有九個專業,分別為動物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人類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1961年成立遺傳學研究所,談家楨兼任所長。

1983年遺傳學研究所與遺傳學教研組以及微生物學教研組一部分聯合成立生物工程係,並於1984年建成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定了複旦遺傳學發展的堅實基礎。

鑒於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學科的交叉融合日益成為主流。19864月,在生物學係和生物工程係的基礎上,談家楨先生高瞻遠矚,創建全國高校內的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學院整合為5個係:遺傳學和遺傳工程係,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係,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工程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係,環境與資源生物學係。2004年,環境與資源生物學係發展為生態與進化生物學係,2012年又成立生物統計學和計算生物學係。

談家楨先生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首任院長,後任的院長分別為蘇德明、李育陽、毛裕民、金力、馬紅,現任院長為林鑫華。

九十餘年來,學院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學子,遍布全球。校友們秉承“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的複旦校訓,在各自崗位上自強不息、頑強拚搏,人才輩出。早期畢業的童第周、馮德培、陳世驤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院士,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學生中有14位兩院院士和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越來越多的學子成長為學界、商界和政界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由平行的三個組織結構組成:重點實驗室、係和研究所(中心)。學院擁有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河口濕地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現代人類學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基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工業菌株工程技術中心。學院擁有遺傳學和遺傳工程係、生態與進化生物學係、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係、微生物學和免疫學係、生理學和神經生物學係、計算生物學係、人類遺傳學與人類學係、細胞和發育生物學係。學院擁有遺傳學研究所、植物科學研究所、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生物統計研究所、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及實驗教學中心、生物技術中心。

學院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態學3個本科專業。生物學和生態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下設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分別為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物理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人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學院擁有生物學生態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的遺傳學、生態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物理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遺傳學科被列為教育部“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複旦大學“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在曆次一級學科評估中,我院生物學、生態學學科均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近期,生物學和生態學被國家列為複旦大學“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

我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16人,現有教授及研究員84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員5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5人、973計劃和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7人次,擁有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3個、國家優秀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35人次。3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名師2人。

學院現有學生約1460人,其中本科生450人,研究生1010人。學院秉持“寬口徑、強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逐步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向積極的知識發現者轉變。我院利用拔尖計劃、強基計劃、卓博計劃等多種形式,為學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院學生各項大賽中斬獲佳績,先後5次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一等獎,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一等獎,以及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 (iGEM)中多次獲得金獎和單項獎,7人獲得全國百篇優秀論文榮譽稱號。在全國人才基地建設的兩次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理科人才培養基地。

5年,我院教師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項目10項,基金委創新群體2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5項,重點項目14項,優青項目7項,麵上項目和青年基金134項,年均縱向科研經費逾1.96億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青年科技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學院近五年共發表SCI論文約1560餘篇,其中學院作為第一單位發表近90篇高水平論文:包括NatureScienceCellN Engl J of MedNature MedicineImmunityJCIMolecular CellHerpet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CirculationAm J Hum Genet等影響因子大於10的重要雜誌。

學院非常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擁有遺傳與發育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長期與國外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廣泛深入的科研合作交流,多次組織國際學術會議,如每年舉辦談家楨國際遺傳學大會,進一步擴大了學院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

2014年,生命科學學院整體搬遷到複旦大學江灣新校區,翻開了新篇章。生命科學學院新樓設計先進、設施一流,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學校支持下,建成一流的大型儀器共享平台,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研究,促進了學科的交叉融合。

學院始終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學院為奮鬥目標。樹立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社會服務為拓展的發展理念。通過人才引進和人才培育大力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麵向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在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和社會服務等方麵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已建成“人才、科研和學科”三位一體的學術重鎮。在全院師生的持續努力下,學院將在學校“雙一流”的建設進程中,加速生物學、生態學的“雙一流”建設,續寫新的輝煌。


更新於20215


XML 地圖 | Sitemap 地圖